2020年9月22日,武川縣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燕谷坊第六屆農民豐收節活動在燕谷坊草原之門同步舉行?;顒臃譃閼c豐收、曬豐收、憶傳統、享美食、顯特色五大板塊,通過開幕式、農民群眾文藝節目表演、趣味技能比賽、特色農產品展示展銷、傳統中藥文化表演、網絡直播等豐富精彩的表現形式,充分展示武川縣農業豐收盛景。
本次活動由中共武川縣委、武川縣人民政府主辦,武川縣委宣傳部、武川縣農牧和科技局、武川縣供銷合作社、武川縣商務局承辦,燕谷坊集團、中農遠洋協辦。遠在北京的門頭溝區以及武川馬鈴薯基地也設置了分會場,共慶武川秋糧豐收。
武川縣委副書記、脫貧攻堅工作總隊總隊長公維春首先致辭。
他說,我們隆重舉行武川縣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節慶活動,這既是我們脫貧攻堅成果的生動展示,更是武川縣堅定不移推進產業扶貧、產業轉型、綠色發展的拓展實踐,必將進一步帶動產業興旺,從產業融合、文化旅游、餐飲服務、電商推銷等多個維度,助推鄉村振興。
(武川縣委副書記、脫貧攻堅工作總隊總隊長公維春)
會上宣布,武川莜面、土豆、黃芪等當地明星產品納入第一批“源味武川”品牌范圍。燕谷坊集團、蒙禾源菌業等一批企業獲得首批“源味武川” 區域公用品牌稱號。
為促進全縣經濟發展、帶動農民增收,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武川縣政府授予燕谷坊集團、薯元康等為優秀龍頭企業。一批優秀專業合作社和優秀致富帶頭人也受到了同臺獎勵。
武川有著悠久的燕麥種植歷史和飲食文化,素有“中國燕麥故鄉”之稱。近年來,在武川縣政府高度重視和燕谷坊集團等龍頭企業的發展帶動下,武川燕麥已經走出了內蒙古、走向中國甚至國外。如何系統進行燕麥全谷物產業開發,吉林省白城市農業科學院院長任長忠圍繞燕麥體系建設帶來了專業見解。
他首先回顧了過去十年,農業體系在支持和推動包括武川縣在內的區域燕麥產業發展和脫貧攻堅中所做的工作:技術創新助力農民增收、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推動產業扶貧、農旅商一體化三產融合扶貧攻堅。最后,他詳細闡述了“十四五”期間將繼續助力武川縣燕麥產業扶貧和發展的設想和思路。
第三屆武川縣中國農民豐收節也是燕谷坊集團第六屆農民豐收節。延續前5屆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金牌農戶進行獎勵的傳統,燕谷坊集團對2020年多位種糧農戶優秀代表現金表彰。
來自武川可鎮的“金牌農戶”郭唯祿代表獲獎農戶激動發言。
他說,我生于武川,長在武川,祖祖輩輩都是莊稼人。農民苦,農民累,農民一生真遭罪;春耕夏鏟汗夾背,起早貪黑還挨累。自從2018年與燕谷坊公司簽訂合同后,當年就增收了3000多元,還有各種補貼和幫扶。村里其他種燕麥得知后,也都爭相和燕谷坊簽訂單?,F在生活舒心,我以農為生,以農為榮,農民加油!
在本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這么隆重而喜慶的日子,本著“月月有新品、款款是爆品”,燕谷坊集團著力推進農產品價值再造,發布了燕谷坊燕麥凍干粥新品以及燕麥釀項目招商。
(吉林省白城市農業科學院院長任長忠)
(燕谷坊設備工藝部總監余治權新品講解)
(內蒙古農業大學副校長芒來,燕谷坊集團副董事長孫注,燕谷坊設備工藝部總監余治權共同為新品揭幕)
(燕谷坊武川公司銷售部經理侯凌霄講解燕麥釀招商項目)
(燕谷坊集團設備工藝部高級工程師孫樹江介紹燕麥釀工藝技術)
武川縣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燕谷坊第六屆農民豐收節活動,精彩紛呈,歡慶不斷。當北京展銷現場和馬鈴薯分會場的鏡頭切換到草原之門主場,在場觀眾無不感受到千里之外的喜慶和馬鈴薯現場的豐收景象。
在燕谷坊原糧收購辦公處,遍布武川縣全部9個鄉村的訂單種植農戶們,都如期來“交作業”了——把燕麥售給燕谷坊。就像金牌農戶代表說的一樣,日子過得越來越好,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很多種糧農戶都換上了全新機動車拉運糧食。
慶豐收·迎小康
燕谷坊新農人來到五道溝
下午,在燕谷坊五道溝村,“五道溝整村有機燕麥豐收節開鐮擊鼓儀式”舉行。
在五道溝村支部第一書記張亮和燕谷坊集團副總裁、首席文化官、原《內蒙古日報》總編辦主任徐翔麟的帶隊下,來自全國上百名燕谷坊新農人進行授鐮授帽儀式,隨后正式“秋收”燕麥。
新農人們載歌載舞,好一派豐收景象,為武川縣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燕谷坊第六屆農民豐收節留下了歡快的笑聲與豐收的喜悅。